人生苦難重重,心智成熟的人就是一個敢於直面現實的人!
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,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;
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,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。
讀出自我,反省自我,改變自我,成就自我。
- 探討心靈的力量並分為兩個方向:意識(自律、愛),潛意識(信仰、恩典)。
★ 所謂「自律」,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,解決問題。
★ 「自律」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,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,更是心智成熟的必經之路。
★ 「自律」的動力是愛,阻力是懶惰,終極力量則來自我們自身。
★ 「自律」的四個要素:
☆ 推遲滿足感
→ 父母的愛、照顧、陪伴、耐心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根基。
☆ 合理地承擔責任
→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” 神經官能症(把一切都認爲是自己的問題) “或
” 人格失調症(認爲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問題) ” 的情況。
☆ 忠於事實
→ 逃避現實的痛苦是人類的共性,只有通過自律,我們才能逐步克服現實痛苦,
及時修改自己的認知,逐漸成長。
☆ 保持平衡
→ 中庸之道,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“放棄”。
★ 「愛」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,而不斷擴展自我界線,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。
★ 真正的「愛」,不是單純的給予,還包括適當的拒絕、及時的讚美、得體的批評、恰當的爭論、
必要的鼓勵、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。
★ 懂得「愛」的本質:我們是否都常用自以為是愛的方式在對待我們身邊的人?
☆ 墜入情網、過度依賴、精神貫注、自我犧牲、感覺 → 都不是愛!
☆ 愛 → 傾聽關注、不懼風險、尊重獨立性、投入付出、平等交流、懂得自律!
★ 「信仰」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一個思想不斷變化的過程,其終極的目的,是爲使我們與自己和解,
與世界和諧,順應變化而改變自己,完善自我。
★ 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,有著自己的「信仰」和世界觀,
我們必須及時調整從而走上心智成熟的道路。
★ 「恩典」可滋養生命,幫助心智成熟;一種無法用科學和已知的自然法則來解釋的力量;
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會反覆發生;它的根源在主觀意識之外。通過感知「恩典」,學會接納自己。
★ 心智成熟讓人能看得見「恩典」,使命也是一種「恩典」,
遵從自己的使命,使命從來不會召喚一個人去做他心裡不想做的事。
★ 心智成熟的路,是一條認識潛意識的路,是一條回歸自我的路。
★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一張地圖,憑藉這張地圖,我們同人生的地形、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。
地圖準確無誤,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,知道要到什麼地方,怎樣到達那裡;
地圖漏洞百出,我們就會迷失方向。
★ 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,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,但是這並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,
恰恰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的轉變,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。
